民营上市公司并购“量多结构多”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田鹏 10月20日,深圳市易到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到信息”)正式公告发行股票、购买现金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及关联交易方案。据介绍,易到信息作为一家民营智能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拟收购广州朗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诚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面强化公司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次并购活动为今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并购热潮再添经典。 据Wind数据统计(全文数据源),在138起并购重组中,今年以来A股市场首次披露,涉及上市公司的比例超过60%。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在“六大并购”等相关政策支持下,并购成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建议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创新融资工具。两条主线指引道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民营企业并购呈现出“量值扩张、结构优化”的显着特点。数据显示,期内A股市场共有87家上市公司启动并购重组计划。全年计划交易总金额2443.7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参与并购的私募公司数量增长了93.33%,拟交易金额增长了74.63%。此外,从公司规模来看,上述87家民营企业中,66.67%的市值低于100亿元。中小企业对于参与并购市场至关重要。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照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小市值的民企决策链条简化,市场反应机制灵活,特别善于引导政策、抓住行业机遇。随着“六大并购”等扶持政策的落地,相关企业得以弥补发展不足。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解决技术储备不足、资源渠道狭窄等短板。从并购逻辑来看,有两个主要原则正在变得更加清晰。首先,企业可以纵向整合优质上下游资源,做强做长链条,强化核心业务优势。数据显示,上述87起民营企业并购重组中,其中有27起是产业链整合。二是私募股权积极向高科技领域拓展,开发与生产力相关的新领域,并通过并购促进技术进步和业务转型和现代化。数据显示,87起民营企业并购重组案例中,交易涉及电子元件、半导体、半导体等新兴领域。导体、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展现了民营企业积极科技变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眼光。四川证券研究所所长陈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上市公司通过兼并、收购、重组实现技术进步、转型和提高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帮助企业更好地向新模式、新业态转型。另一方面,也帮助企业加速向新兴领域的扩张。在双重逻辑驱动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不断增多,是政策红利与企业发展需求“双向赛跑”的结果。一方面,多维度分红精准发放,排除障碍,带动并购重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审批效率显着提升,监管层对符合国家战略的并购项目实行“立审即发”,交易时间大幅缩短。循环;二是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政策鼓励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并购创新。贷款、定向可转债等金融工具也帮助S基金参与并购交易,解决一级市场退出问题,为民营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三是创新范围不断扩大,政策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收购未盈利的高科技企业、开展跨境业务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企业不能再仅仅依靠内生增长来满足快速扩张和结构优化的需要。兼并收购、重组成为克服发展障碍、实现“攻坚克难”的重要途径。今年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跨境并购也充分佐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7家上市公司成功完成海外并购(去年同期为3家)。民营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全球资源、拓展国际市场的意愿和能力跨境收购大幅增加。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海外并购,民营企业可以获得海外市场的专有技术、高层次人才和稀缺资源,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海外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展望未来,在政策支持持续加大、企业转型紧迫感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并购将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产业链整合将着眼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生产力重新设计将着眼于重大技术突破和并购重组。跨境离子将着眼于全球资源的高效合作。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etwork声明: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

推荐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