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稳中向好、显现韧性:国家统计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国民经济稳中向好、显现韧性:国家统计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
2025 年 10 月 21 日 07:17 来源:经济日报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前三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一、前三季度经济保持强劲,比上季度略有回升。前三季度我国GDP为101536万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061亿元,比上年增长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第二产业增加值364.02亿元,比上年增长4.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6%。第三产业增加值592955亿元,比上年增长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7%。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5.4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 2、生产供应增长势头良好。前三季度,各行业生产平稳增长。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0%,拉动经济增长y 0.3 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服务业不断完善,有力支撑经济增长。其中,信息传输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租赁和商务服务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2%,合计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批发零售业、交通仓储邮政业、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5.6%、5.8%和4.6%,拉动经济总量增长0.9个百分点。三、内需持续改善,外贸韧性持续显现,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5%,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投资发挥着重要作用。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5%,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净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0%,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 4、活力市场不断释放,新动能不断蓄积,数智经济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1-8月份,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12.1%,超过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4.4个百分点。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在前四分之三增加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9.7%和9.6%,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幅3.5%和3.4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正朝着新的积极方向发展。前三季度,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1%,快于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6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核算室主任 郑学功)前三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举措的决策部署,农业经济呈现平稳向好发展态势。 1. 秋天全年粮食生产总体稳定,新粮丰收。夏粮生产稳定,早稻增产。 2025年夏粮产量克服干旱等问题负面影响,达到2994.8亿斤,比上年微减3.1亿斤,比上年减产0.1%,总体保持稳定。早稻产量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夏粮和早稻总产量3.7亿公斤,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秋季粮食生产总体稳定。今年,我们将继续完善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稳定落实最低收购价、补贴等各项政策,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名词各地严格履行党和政府粮食安全责任连带,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和提高,有序推进“非粮”耕地整治和废弃耕地恢复利用。秋季谷物播种面积有所增加。今年大部分农区光照、温度、水分条件良好,秋粮生长总体正常。目前,全国秋收工作进展顺利,全年粮食丰收有望实现。 2、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生猪存栏和销量持续增加。前三季度全国猪肉、牛羊肉及家禽产量7312万吨,同比增加268万吨,增长3.8%。生猪库存和销量继续增加。在前三季度,全国生猪销售52992万头,同比增加962万头,增长1.8%,连续第三季度保持增长。猪肉产量4368万吨,比上年增加128万吨,增长3.0%。牛羊生产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国销售肉牛3564万头,同比增加71万头,增长2.0%。牛肉产量550万吨,比上年增加18万吨(3.3%)。原奶产量2921万吨,比上年增加19万吨,增长0.7%。生猪出栏21155万只,比上年减少1271万只(5.7%)。羊肉产量341万吨,比上年减少15万吨,下降4.3%。禽肉、禽蛋产量增加。在前三三季度,全国销售禽肉132.7亿只,同比增加8亿吨,增长6.4%。禽肉产量2053万吨,比上年增加137万吨,增长7.2%。禽蛋产量2646万吨,比上年增加4万吨,增长0.2%。三、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走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3.6%,回落。分类别看,农产品价格下降2.5%,农产品及其制品价格下降5.4%,林产品价格下降0.2%,海产品价格下降0.2%。 0.9%。按品种划分,谷物价格下降3.3%,其中小麦下降2.5%,大米下降1.6%,玉米下降5.3%。大豆下降3.6%,油籽下降3.9%,蔬菜下降6.0%,水果增长1.1%。生猪下降6.9%。活牛减少0.6%,但第二和第三季度标志着连续第二个季度增长。三季度生猪存栏下降2.1%,由负转正。 (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凤华)前三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制成品出口呈现韧性。工业生产平稳发展,大部分行业和产品实现增长。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分行业看,41个主要行业中,有37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按产品分,产量6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85种产品同比增长。工业产品出口加速,主要行业和地区明显复苏。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3%,增速比1-8月恢复0.3个百分点。主要出口地区中,浙江和广东出口交货量继8月份下降后分别增长5.4%和2.8%,江苏和福建分别增长6.8%和5.2%。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新生产力的培育和壮大,装备制造业比重不断提高,“压舱石”作用明显。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累计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35.9%。连续31个月超过30%。 “压舱石”的作用得到进一步检验。晶圆厂工艺环保、智能、高端产品不断发展。高端方面,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超额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9.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4.7%。从情报看,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超过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个百分点。绿色化方面,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锂离子汽车电池、充电电池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46.9%和22.2%。 3、业务效率提升,产能利用率逐月恢复。工业C的利润公司业绩有所改善,利润率和销售利润有所恢复。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扭转了今年5月份以来企业累计利润下降的局面。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环比回升,经营预期也有所改善。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4.6%,比二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针对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四季度工业企业经营状况预期指数比上月上升1.4点。就业预期指数比上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下一阶段,我们要全面、准确、领会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加优质供给,不断打造扩大内需新增长点,做强做大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基础。 (工业统计局副局长王欣)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平稳增长,能源消费增速保持平稳。能源工业整体效益向好,各类先进能源生产能力积极有序释放,新能源和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快速发展,能源持续向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转型加快,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增加。一、能源生产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能源生产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煤油、燃气、电力等重要能源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原煤生产保持稳定。煤炭行业积极推动先进产能有序释放,煤炭供应稳定,煤炭“压舱石”作用充分发挥。前三季度工业生产特大型炼焦煤35.7亿吨,同比增长2.0%。石油、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前三季度,超大工业原油产量1.6亿吨,同比增长1.7%。工业天然气超限额生产量1949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6.4%,创历史新高。发电量有保证。在第一个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7.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分别下降1.2%和1.1%,规模以上工业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9.2%、10.1%和24.2%。 2、供应保障扎实有效。受国内煤炭供应相对充足等有利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日本能源进口总体呈下降趋势,能源自给率进一步提高,能源安全能力稳步提升。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进口煤炭3.5亿吨,同比减少11.1%,降幅与上半年相同。s 年。原油进口4.2亿吨,同比增长2.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天然气进口量9286万吨,同比下降6.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6个百分点。 7月份以来,受持续高温气候影响,全国电力负荷屡次刷新最高值,高峰出力水平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负荷存储”协同作用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互利明显,电力供应强劲有效,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国民生活能源消费提供有力保障。三是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前三季度我国能源消费呈现强劲电力增长势头,绿色发展加速消费结构转变。初步测算,前三季度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7%。能源消费结构优化,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电力供应结构绿色转型步伐不断加快。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占比35.3%,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能源统计局局长 胡汉洲)服务业现状 当前前三季度处于高增长期,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培育高质量新生产力,加快构建高效优质服务业新体系。服务业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新兴服务业取得新突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一、服务业经济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显着。服务业“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5929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7%d 提高GDP增速3.1个百分点。 2.创新活力不断激发,现代优质服务业发展新动能。人工智能等产业生态链建设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前三季度,信息传输、信息技术软件及服务、租赁、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2%。新兴服务业不断完善。我国工业终端到消费者分销环节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快。 1-8月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初创企业营业利润规模以上企业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4%。数字技术应用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1-8月,规模以上数字技术应用工业企业营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1.7%。服务消费得到改善和更新。居民旅游休闲运动需求集中在夏季,拉动服务消费并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服务业零售额同比增长5.2%,快于同期商品零售额0.6个百分点。培育食品优质电商、提升数字消费等力度愈加深入、持续不断,网络零售等新业态也稳步推进。网上零售额增长9.8前三季度同比增长%。三、服务业崛起持续扩大,业务发展预期良好。 9月份服务业经济指数为50.1%,进入扩张区间。其中,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卫星通信服务、金融金融服务等行业业务活动指数均位于高度景气区间,超过60.0%,业务总量也保持较高增长。从市场预期看,e指数服务业商务活动预期为56.3%,今年始终处于55.0%以上景气区间。服务业企业对行业发展预期表现稳定、乐观。下阶段,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力度供给优质服务,加快培育服务业经济新增长点,充分激发企业活力,促进服务业经济健康发展。 (服务业研究中心主任彭永涛)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质量效益。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户不含农业)371535亿元,比上年下降0.5%。投资增速下降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0%。一、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主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工业投资拉动效应增强。这变得引人注目。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拉动整体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从三大行业看,采矿业投资增长3.7%,比1-8月提高0.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4.0%,拉动整体投资增速1.0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5.3%,总投资增长1.1个百分点。二、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民间基础设施投资呈现良好增长势头带着动力。 “双创”工程开工建设,建设进展顺利,补短板投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拉动总投资增速0.2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20.6%,水运业投资增长12.8%,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2%。民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0%,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20.0%,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3.政策效应持续显现,资本购买投资成为明显推动力。今年以来实施的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初见成效,设备购置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在10%,是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前三季度,设备工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投资总额提高2.0个百分点。占总投资的16.6%,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四是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高技术服务业投资比重提高。对新型产能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高技术服务业投入不断加大。前三季度,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1%,占服务业投资总额的5.3%,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五、平民生命保障不断加强,相关领域投入快速增长。前三季度,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6%。其中,林业投资增长40.0%,增幅提高0.2个百分点。1-8月份。渔业投资增长12.9%。畜牧业生产投资增长4.3%我补充一下。在第一产业相关产业中,农业及食品二次加工投资增长14.3%,食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0.8%。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部主任 翟善庆)前三季度消费市场平稳扩大。换新等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已经落实并正在发挥作用。新消费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多种新消费形态快速发展。市场活力增强,消费潜力释放,一线消费、服务零售加快增长,消费市场不断发展。一、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0个百分点。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剔除价格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3.5%。服务消费加快增长。一系列扩大服务消费的政策措施正在加速服务消费需求。服务业零售额前三季度同比增长5.2% 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同期零售商品销售额。其中,文化体育休闲服务、通信和信息服务、旅游咨询和租赁服务、交通运输服务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2.城乡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乡县市场潜力释放,城乡市场规模扩大。前三季度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4%,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以上。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6%,快于城市0.2个百分点。当地市场销售保持相对稳定。地市市场活力增强。全县商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商业设施日臻完善更好,县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三季度,含城镇在内的县市市场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8.8%。 3、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平稳增长,贸易相关商品平稳增长,增长较好。大多数产品类别都实现了增长。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大品类零售额近90%增长。第一生活必需品中,食品、衣着、生活必需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0%、3.1%和7.4%。奢侈品中,化妆品、金银珠宝、特定规格体育休闲用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9%、11.5%和19.6%。以旧换新的政策仍然有效。前三季度大户型家具e品类同比增长21.3%,延续了今年的快速增长趋势。家用电器、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3%和19.9%,增速明显快于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四是新消费增长加快,实体商业新业态兴起,网络消费持续向好。前三季度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9.8%,增速比1-8月加快0.2个百分点,5月份以来增速持续加快。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5%,增速较三季度环比加快。据汽车流通协会统计,一至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零售量超过850万辆,同比增长24.4%。氧你们的实体店经营没有问题。前三季度,零售业实物零售额同比增长3.5%。其中,仓储式会员店、集合店、无人店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销售额也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成本折扣店的零售额大幅增长。 (外经贸统计局于建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宏观政策工作。稳就业政治支撑进一步强化,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全国调查城镇失业率稳定。失业人数1-9月大城市的t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乌拉圭调查显示,全国平均失业率为5.2%,其中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平均失业率分别为5.3%、5.0%和5.2%。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从三季度各月情况来看,受毕业季、暑暑雨等户外工作减少等因素影响,7月和8月失业率逐月上升,分别达到5.2%和5.3%。 9月份,季节性影响有所缓解,失业率恢复至5.2%,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1—9月,31个大城市调查城镇平均失业率为5.1%,低于全国城市0.1个百分点。第一、二、三季度平均值分别为5.2%、5.0%、5.2%,尊重积极地。如果按三季度各月来分析,7月和8月失业率分别为5.2%和5.3%,均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9月又恢复至5.2%。二、主要群体就业保持稳定,部分服务业就业条件较好。三季度,受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夏季文化旅游消费增加等因素影响,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医疗和社会服务、政府及其他服务业从业人员较二季度和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保持基本稳定。其中,城镇登记农民工平均失业率为4.8%,低于全国水平0.4个百分点。国家/地区的城市。按月计算,由于炎热多雨的夏季户外工作减少,7 月份失业率升至 4.9%。 8月和9月再次下降至4.7%。受毕业季影响,除学生外的16至24岁活跃人口失业率在7月和8月出现季节性上升。但受一系列促进扩大就业、提高高校毕业生质量的政策影响,环比增速较上年有所下降。 9月份,随着毕业生逐步就业,失业率环比明显下降,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就业等主要指标基本稳定,主体群体就业保障扎实。然而,目前出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也要看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一些群体的就业仍面临一定压力。下一阶段,要积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聚焦稳定就业、稳定企业、稳定市场、稳定预期,进一步强化稳定就业的政治支持,推动就业形势持续稳定。 (人口和就业统计局局长王平平)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实施更加积极、有保障的宏观经济政策力度,努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总体而言,全国l 经济运行良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人民福祉良好有效,居民收入和个人消费不断增长。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速为5.2%。城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9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4.4%。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长率为 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8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速为6.0%。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农村居民增速分别比城镇居民快1.3和1.5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营业净收入、资本净收益稳定增长是支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一至三季度,境内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8659元,同比增长5.4%(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称名义增长),快于境内居民收入增速0.3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乡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7%和6.1%。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和度假旅游消费增加带动居民经营收入增加。前三季度,居民人均营业收入5199元,增长5.3%。分城乡看,城乡居民人均经营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8%、增长4.4%。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转移性纯收入602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由于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和领取养老金人数增加,人均退休金增长7.3%。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纯收入262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二、人民消费持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人均消费支出21575元,比去年同期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为4.7%。至于城市和农村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51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3.8%,剔除复工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597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从个人消费结构看,生活必需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等个人商品和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受消费品调换政策影响,前三季度人均生活必需品及服务支出增长9.6%,其中人均家用电器支出增长15.1%。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增长8.3%,其中人均交通支出增长8.6%,人均通勤支出增长8.6%。通讯支出增长 7.3%。居民服务消费持续增长。前三季度,人均服务消费支出10096元,增长4.1%。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46.8%。 (住户预算研究室主任常毅)今年以来,核心CPI持续上涨。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正在加强更多政策落实。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深刻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创建。消费领域价格稳定,核心CPI持续上涨,生产领域价格降幅缩小。一、消费价格保持稳定,核心CPI继续上涨。前三季度今年以来,消费价格总体平稳,CPI同比下降0.1%,降幅与上半年和一季度持平。扩大内需促消费政策依然有效 春节以来,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持续上涨,9月份涨幅重回1%。前三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长0.6%,比上学期提高0.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跌幅扩大。 1-3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8%,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9个百分点,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32个百分点。能源价格很低。前三季度,能源价格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CPI下降l 约0.25个百分点。其中,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7.3%。核心CPI继续上涨。 3月份以来,核心CPI持续逐月回升,9月份上涨1.0%,创19个月来最高水平。服务价格继续稳步上涨。工业消费品(不包括能源)价格涨幅扩大。二是生产部门价格下降幅度有所减缓。前三季度PPI同比下降2.8%,其中三季度下降2.9%,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从1-7月各月情况看,受部分行业需求疲软、外部投入品价格分散等因素影响,PPI环比为负,且同比降幅由1月的2.3%扩大至7月的3.6%。 8月、9月,由于工程建设的深入,在全国统一市场、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的背景下,PPI连续两个月环比持平,同比降幅分别收窄至2.9%和2.3%。由于国内市场竞争秩序优化,部分行业价格已从低位回升。主要行业产能管理成效显现,部分行业同比降幅收窄。一季度至三季度,“三新产品”(零部件及设备制造、太阳能发电、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1.4%、5.1%和1.2%。下降幅度比上半年分别下降2.0、0.5和0.4个百分点。外部因素影响国内相关行业的价格走势。辛克今年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呈下跌趋势,国内涉油行业价格也出现下跌。受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影响,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较去年同期连续九个月上涨,且首次实现三季度平均上涨5.6%。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宏观政策影响,部分行业价格有所上涨。新型优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高水平转型持续推进。前三季度,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价格同比上涨3.0%。刺激消费等政策效应正在显现,有人呼吁改善消费。在前四分之三其中,工艺品和礼仪用品的制造价格同比上涨。增长了12.7%。 (市社会经济研究局局长 王友全)
(编辑:魔术师丹)

推荐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